QJCAM在机测量:智能制造的质量守护者
QJCAM.Inspection在机测量与评价解决方案是千机智能针对制造业质量控制痛点打造的一站式智能化测量工具,集测量、分析、补偿、加工于一体,重构生产流程,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飞跃。
1. 全流程闭环控制
智能在机检测:支持数控机床集成雷尼绍、海克斯康等品牌测头,直接测量加工件特征,实时反馈数据,消除离线检测的时间浪费。
图形化报告输出:一键生成TXT、CSV、PDF报告,结合误差云图与曲线分析,直观呈现尺寸波动,辅助工艺优化。
2. 高阶功能升级
基准重建与坐标系匹配:采用3-2-1法或最佳拟合算法,精准定位复杂工件,适应装夹偏差,减少辅助定位时间。
形位公差智能评价:支持最小二乘法、最小区域法,最小二乘算法精度等级通过德国PTB权威认证,确保评价结果权威可靠。
产线无缝集成:与MES、SPC系统深度对接,实时监控机床状态,实现质量数据全流程可追溯。
3. 广泛适配能力
兼容性强大:适配海德汉、西门子、发那科、华中、广数等主流数控系统,支持车削、铣削、复合加工等多类型机床。
测头全覆盖:从标准球头到L型、星型异形测针,均提供3D标定方案,精度误差≤0.01mm。
典型应用案例
案例1:汽车模具在机检测
客户痛点
大型模具(重2-8吨)离线测量装卸困难
曲面测量精度仅0.04-0.06mm
解决方案
采用特征测量模块+循环刀补功能
重构基准坐标系实现曲面自适应测量
成效
曲面测量精度提升至0.01mm
检测效率提高15%
实现测量-补偿-加工全流程自动化
案例2:内燃机配件检测
客户痛点
配件拆装变形导致返修率>30%
5台异构设备需统一测量标准
解决方案
部署车削/铣削双测量模块
建立黄金件比对基准
成效
检测精度偏差<0.01mm(对比三坐标)
机床稼动率提升22%
实现一键测量结果回传MES
为什么选择QJCAM?
国产自主软件:全栈自研内核,打破海外软件垄断,适配国产数控系统生态。
场景化敏捷响应:从单机到产线,从标准件到复杂曲面,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
降本增效实证:平均减少检测等待时间60%, ROI周期<6个月。
QJCAM.Inspection——让每一微米的精度皆有数可依,让智能制造的质量承诺掷地有声!